百合醫案兩則

(一)   百合主治:補中益氣,利大小便

日期:110/10/26 病歷號碼:0000018122 姓名:張XX 女性41歲5月

病史:右腰側帶狀神經泡疹,11004肌瘤10公分術史,昔跑42k馬拉松

主訴: 11004肌瘤10公分術史,術後6月起經量較少。lmp=10/19,腹悶偶瀉腰痠。 10/16BNT。大便不暢,小便末段需用力,脹氣,語微,半夜會醒多夢眠差

脈象:右寸數,關滑無力。左寸細數

病名:腸功能性疾患(K599)

處方:

旋覆代赭石湯   2.0克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百合           3.0克

生地黃         1.0克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滑石(自)       2.0克

神麴           2.0克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檳榔           0.5克

3包7天服法:飯後一包。服藥後二便明顯改善。

此病人處方以百合地黃湯及滑石代赭湯兩方為主。《神農本草經》:百合主邪氣腹脹、心痛,利大小便,補中益氣(1)。大便不通氣阻於下而腹脹,小便不通飲停於上而心痛。引土氣就金導金氣而下,茯苓豬苓澤瀉之功偉,而無助於大便。土鬱奪之金鬱洩之,大黃芒硝枳實厚朴之能,而無助於小便。大戟芫花甘遂葶藶,能大小便俱通而不能補中益氣。故《本經疏證》:通利之物復能補中益氣(2)。是百合的主治特色。

(二)   百合主治:除浮腫臚脹

日期:110/09/27 病歷號碼:0000001074 姓名:江XX 女性56歲7月

病史:地中海貧血,2007內膜異位80%卵巢術史,十二指腸潰瘍病史

主訴:左手麻 天冷症增 心電圖異常 降血脂西藥 TC=261 舌淡紅紫少苔 108年心導管檢查正常 忙累時左胸不舒 /近日忙打掃,汗多飲水多小便少,小腿以下腫右甚。大便10天3行,足汗泡疹,口乾,易喘,眠平

脈象:右寸浮數,左寸小

病名:局部性水腫(R600)

處方:

炙甘草湯       6.0克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百合           3.0克

知母           2.0克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火麻仁         1.0克

大黃           0.5克

3包7天 服法:飯後一包。服藥後水腫明顯改善。

此病人處方以炙甘草湯及百合知母湯兩方為主。病人多年來常主訴心臟不舒的相關症狀,曾心電圖檢查異常,108年心導管檢查正常。《金匱要略․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第三》:百合病者,百脈一宗,悉致其病也(3)。所謂百脈一宗者何?《平人氣象論》曰:胃之大絡名曰虛里,出於左乳下,其動應衣,為脈宗氣(4)。是最近於心,乃著邪焉。《類經》卷五張介賓註:「是為十二經之宗,故曰脈宗氣也。」「虛里跳動,最為虛損病本。故凡患陰虛、勞怯,則心下多跳動,及為驚悸、慌張者,是即此證。」(5)指出心跳有關宗氣的功能,心跳過甚則稱「宗氣泄」,為陰虛勞怯虛損病,不是心臟本體自病,是故心導管檢查正常。《金匱要略․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第三》:百合病,發汗後者,百合知母湯主之。汗傷氣,邪搏於氣分,為消渴熱中。《神農本草經》:知母主消渴熱中,除邪氣,肢體浮腫,下水,補不足,益氣。由桂枝芍藥知母湯可知。《名醫別錄》:百合除浮腫臚脹,痞滿寒熱,通身疼痛及乳難、喉痺,止涕淚。是故百合知母湯,服之水腫明顯改善。

(三)   百合病臨床脈證應用

《金匱要略․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第三》:每溺時頭痛者,六十日乃愈;若溺時頭不痛,淅然者,四十日愈;若溺快然,但頭眩者,二十日愈。《本經疏證》:心本不任受邪,心而竟為邪擾,則不責將之謀慮不審,即責相之治節不行。今邪阻於上而不下行,為肺之不主肅降無能遁矣,故欲徵其愈期,亟宜驗其小便,凡溺時必肺氣下導,小便乃出,今氣拄於頭,即欲下行,上先有故,則肺形之軒舉不垂,氣之支結不降,亦又何疑。頭中之不適,復分三等,其最甚者,至氣上拄而為痛,其次則不痛而淅淅然,又其次則因小便通而快然,即此驗其軒舉支結之淺深微甚,既瞭然如指掌矣。

其釋甚佳,是故百合病之預期可由小便時的症狀得驗。金匱出方:百合知母湯色白;滑石代赭湯色紅;百合雞子湯色黃;百合地黃湯色黑(6)。百合是西降用藥,故無搭配色青東升之藥。其證陰虛、勞怯、心下多跳動、驚悸慌張..可考慮使用,其脈診經驗百合:右寸頭點數促無力;知母:右寸數;滑石:右關浮大;雞子黃:右上下少陰澀;生地黃:左寸細數。

百合不僅是保養食療,而是有特殊主治的中藥,欲處以張仲景、陳修園、張錫純、李可等古典中醫之醫家諸方,須熟《神農本草經》及《本經疏證》,才能明白其用藥意旨。僅就讀書心得及臨床經驗,整理歸納提供參考。醫學的傳承是源自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本文引用:

  1. 《神農本草經》《名醫別錄》百合
  2. 《本經疏證》百合
  3. 《金匱要略․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第三》百合病
  4. 黃帝內經《素問․平人氣象論》
  5. 張介賓(景岳)《類經》卷五
  6. 張永明醫師《金匱要略》課堂講述

(原載於2022/01/02)

分類: 臨床應用, 中醫內科,標籤: 。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

發佈留言